第154节
朝华拆开一看,楚六告诉她,沈聿后日就要离开上京城,长途跋涉去往榆林任职。
他告诉她,是想问她愿不愿意送沈兄一程。
楚六本想跟着一起去,好歹路上他能照顾照顾沈聿,山高水远的,就凭沈聿和那两个书僮,怎么能顺顺当当到榆林?
沈聿不肯应:“我如今连县令也不是,不过是个不入品的驿丞而已,楚兄跟着我去也是吃苦。”
他有任状,带着朝廷任状一路都歇在官府驿站中,花销并不多。
楚六直跌脚:“沈兄知道什么?你一个加白菘芦菔两个也就三个人,万一路上遇到山匪,抢了你的任状去当官儿怎么办?”
沈聿颇有些惊讶:“楚兄还知道这些?”
楚六当然知道了,这是他想出门的时候,家里的长辈们用来吓唬他的,因是真事,就更可怕。
好些人当了几年官,才被发现换了人。
楚六看沈聿不为所动,急道:“再不济你也得雇上两个送镖的罢,最好是我跟着去。”他一动,家里必得给他预备上十几个人跟着。
楚六虽没取中进士,但也没卷进大案,家里祖母母亲高兴着呢,都说小六是个有福的。
因为有福才没考上。
沈聿没有告诉楚六他当驿丞是为搜集证据扳倒荣王,也不能说裴世子给了他人手,还给了他一张名单。
沈聿裴忌二人,在京城流言传得最凶的时候,又见了一面。
裴忌先给他一张名单:“名单上的人必要时再用,最好不起用。”这几个都是京城派出去的,已经在榆林呆了好几年。
沈聿有些吃惊,他一件事还没办,裴忌就肯把这些人亮给他。
裴忌道:“用人不疑,我既用你,这些自然要告诉你,但事情怎么办,还是看你自己。”沈聿是送进榆林的暗桩。
跟着他又拿出一方小印:“若你身陷险地,也可以用此印求救。”
沈聿接过印章,指甲盖大小,材质非金非玉,乌沉沉的看不出什么,倒是难仿造。
“去榆林的路太长,会有人跟着保你平安到达。”
裴忌一向是个大方的上峰,他还给了沈聿一袋碎银,一叠全国常见票号都能兑换的小额银票。
名单,印章沈聿都收下了,看到银子时,他犹豫了片刻。
裴忌看了他一眼:“沈大人,该不会是想,靠着驿丞一年七两银子的年禄,办成这事罢?”
要套情报,要走关系,多的是需要用钱的地方。凭他一个月六百文都不到的月禄,能请运军需的民夫们吃点什么?
再说了,难道他是什么小气的人,叫人办事不给工钱?
“沈大人可不止是当驿丞,往后每季都会有人给你送钱,仔细些,别露破绽。”
沈聿这才把钱收下。
他看着楚六满脸焦急的样子道:“楚兄放心罢,我已经找好了人,我是去上任的,要是十来号人跟着,像什么样?”
“我能从牢中出来已是不易,不可太招摇。”
楚六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垂头丧气:“徐兄要去贵阳当县令,你要去榆林作驿丞,咱们天南海北的……”他话还没说完,又支棱起来,“我去看你们,不就是一南一北么。”
沈聿笑看楚六,临走之前,他将半箱书给楚六:“楚兄,这些你好好研读,来年必能考上。”
这些书都整理过,还写着批注文章,沈聿有信心,只要楚六认真读,来年必中。
“来年?”楚六疑惑,“沈兄莫不是口快,今年刚考过,得三年之后。”
沈聿只是笑了笑并不说话,天子登基,自会加开恩科。
他慢慢收拾着笔墨书册,笔匣中藏着一莹绿意,楚六伸头一看,是枚绿玉指环:“这是?”
“这是我写诗得的彩头。”
楚六知道这是什么,他回去之后,就给朝华写了这封信。
朝华细看信上的日期,对甘棠道:“后日我要用马车。”
她知道沈聿去是做什么的,她想最后送他一次。
清晨时分,城门刚开,沈聿楚六徐年三人齐聚在城门口,徐年也是今日启程,楚六看着两位同窗,红着眼说:“往后,我去看你们。”
沈聿刚要上车,就见城门边停着一辆青布车,他们已经话别许久,那辆车都一动不动。
他看了眼楚六,楚六垂下眼去,他实在不知说什么好:“就……就如此罢。”
沈聿遥望青帘,轻轻颔首,而后跳上马车启程。
前面马车一动,朝华也吩咐调转车头回城去。
谁知车轮刚滚,夏青就凑了上来:“容姑娘,世子问您等久了饿不饿?要不要他请您用早膳。”
朝华隔纱往外看,裴忌的马车就在离她不远处,藏在柳荫下,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跟来了。
她笑了:“好啊。”
第136章选择
华枝春
马车没往城内酒楼饭庄去,去了近郊别庄。
城外柳风麦浪,片片黄花。
西门外的万寿寺虽是皇家寺庙,但每岁四月,在皇太后为圣人祈福之后,都会开寺半月。城中百姓可去万寿寺添灯,为圣人祈福。
一路上游人甚多,马车一前一后缓缓行驶在麦浪黄花间,倒向是特意出来踏青郊游的。
没走几里,道路两侧游人渐稀,裴忌坐的那辆车驶进庄园中。
等朝华到时,裴忌已经石道上等她,朝华掀开车帘,就见近处竹篱草庐,远处老桑新荷,田间隐隐还有农歌传来。
“离城不远,还有这样一片地方。”她轻赞一声,踩杌下马。
“是我的别苑,外人不知道。”裴忌在前引路,早膳就摆在草亭内,四面轩旷,一边用膳一面赏景。
朝华本以为裴忌摆了那么大的架势,草亭内怕不是要铺满一桌菜。
走近一瞧,小桌上摆的都是她寻常吃的,翡翠包子,桃花烧卖,火腿春笋卷,鸡松碧糯饼。
只有一样新点心,玫瑰芝麻糖酥饺子。
“这是宫里头的甜点心,不知你喜不喜欢。”
点心一样一只,配燕窝甜粥摆在朝华这一边。
真到坐在一块吃饭,朝华才知裴忌的口味,她看向裴忌那半边桌子,坐在对面都能闻到辛辣味。
红油拌的面,上面盖着一层肉沫和炸过的豌豆,还有一碗浸在红油里的馄饨?也不知裹了什么馅。
光看就觉得舌尖发麻,唯一看着能吃的,就只有小碟里盛的红黄绿什锦菜。
裴忌看见朝华的目光,为她解答:“这是泡菜,是酸甜的,你也尝尝?我是外祖母带大的,口味随了外祖母。”
他一边拌面一边道:“我与誉王誉王妃虽是一块长大,可他们俩都吃不了辣,寻常我放开吃食就爱食辣。”
放开吃,不必顾及时。
朝华想到元宵宴上的菜色,因是特宴女眷的,菜式也专为女眷们做,名字都起得很吉利“良金美玉”“玉液琼花”还有“凤鸾和鸣”一类,并无辣菜。
他托着碟子递到她身前,朝华挑了挟一筷子,哪里是酸甜的,还没入口就闻到酸辣味。
裴忌继续道:“外祖母是蜀人。”十几岁时经蜀地采选进宫,从宫人做起,直到当了太后才又重新吃辣,连带的把他外孙养的也爱吃辣。
朝华看裴忌吃得畅快,忍不住仔细打量他,半幅狄人的眉目,全幅汉人的权谋手段,还嵌个蜀地人的口味。
她看得太细,细到裴忌以为她有话说不出口,搁下筷子:“放心罢,我要用他,他不会出事的。”
朝华舀一口粥,送到口边:“原来世子除了爱吃辣的,还爱吃酸的呢。”
这回不是喝假醋,是喝真醋了。
亭外蜻蜓蛱蝶飞舞,朝华咽下那口甜粥,干脆向他说明白:“我只是来送朋友的。”
裴忌剑眉微扬:“我也只是来请你用早膳的。”要不然他怎么会停车在柳荫处,等人走了,才让夏青上前去。
朝华目光奇异,他既然明白,那还吃什么醋?
“容姑娘难道不知,余杭菜也好,四川菜也罢,搁些醋更添鲜美,更增滋味。”
说得朝华耳尖微红,低头咬上一口玫瑰芝麻糖小饺。
“怎么样?合不合口?”裴忌关切。
朝华搁下筷子:“太甜,黏牙。”
二人在草亭中用膳,护卫婢女都站在远处候着。甘棠生怕两人吵架,不住看向草亭内。
要不是夏青在一边,她真想立时就问沉璧,姑娘跟世子在说些什么。
天底下哪有看见心上人送情敌都不吃醋的男人?
甘棠心里虽觉得裴世子腿不好,配不上自家姑娘。但她也知道,在外间人看来,姑娘若真嫁给裴世子那还是高攀了。
裴世子有楚公子的体贴劲,又比楚公子可靠。上回舟中那三个“不”字也没把裴世子吓退,在甘棠眼里,裴世子又添了坚持的好处。
姑娘瞧着并不是不喜欢世子,可千万别吵散了。
甘棠趁着夏青到屋里去拿点心的时候,悄声问沉璧:“姑娘和裴世子吵没吵架?”
沉璧坚定摇头:“没吵,在说做饭的事。”裴世子说余杭菜和四川菜加点醋更好吃,姑娘说宫里点心太甜了。
甘棠虽有些诧异,好好的怎么说起做饭来?但是没吵架就好,她长松口气。
……
裴忌说请她用早饭,就真的只是用早膳,他还得进宫去。
“下回我再想想去何处,或者你有想去的地方,想看的景色,想吃的东西,尽可以告诉我。”只要告诉他,他总能办得到。
朝华点头:“你忙去罢,我还要去一趟太清观。”
裴忌知道她是要去看“妹妹”:“有什么为难处,也可以跟我商议。”
朝华想了想,告诉他:“我想问问她自己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