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待知道不是,自然要探究原由。

“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不高兴。”

朝华垂眉,一盏茶已经喝空,点心也吃够了,她一只手摩挲腕间金玉钏,将目光投得更远。

流水采采,远春蓬蓬。

裴忌兴致极好:“我们见面那日,也是如此。”

去年林中有他,沈聿,楚六,今日舟上只有她和他。

“那夜月圆天清,暖水和风……”他想请她多留一会儿,看看月亮。

朝华古怪的望着他:“那日你衣衫透湿,一身水腥气,握着我的脚时可半点也不暖和。”哪来的暖水和风,那会儿西湖的水冻着呢!

裴忌毫不脸红:“今日水暖,要不要留下来赏月?”

今日不行,朝华出门之前,真娘说等她回家有事要说。

于是朝华道:“你不进宫请太后娘娘盖印信么?”看这个天色,太阳都已经落到山后了,再晚上些宫门便要下钥了。

裴忌被这句甜住,一点也没有被拒绝后的不虞,她也想早点拿到盖着印信的手谕。

“好,我现在就去。”

朝华回殷家,裴忌急赶进宫。

二人都从誉王府借道走。

誉王忙完了舞弊案,又缩在王府过他的逍遥日子。他正跟邓姝一块抱着女儿吃着瓜果,预备高台赏月。

就见有人借道,问妻子:“今儿又来了?”

邓姝喂女儿吃紫樱桃,抬头瞧上一眼:“我已经让下面人不必禀报了。”

要是每回都报,她听了都觉得烦耳朵。

……

朝华到家时,真娘已经在等她,看见她便笑:“你倒有口福,我还道太阳都落山了,必要留你用饭的。”

“是留了,我给辞了。”朝华一面进屋一面脱下手上金玉钏儿,搁在妆奁中叮咚一声响。

真娘给她盛上一碗鲜鱼汤,端到桌上。

等朝华换衣脱簪,坐到桌前时,汤温得更合口,她喝上一口赞一声“鲜”,问:“你说有事要同我说,是什么事儿?”

真娘眼睛亮晶晶望着她:“我想跟哥哥出门去。”

朝华拿勺子的手顿住了:“出门?”

真娘点头:“是,这是我原来就想好的,我觉得也是时候了,跟哥哥嫂嫂商量过,他们俩还没点头。”

朝华知道,舅舅舅妈大概是想先问她的意思。

这是和离之前真娘就在畅想的,朝华指尖一紧:“你预备什么时候走呢?”

“要是哥哥嫂嫂给答应,那就这几日,去的不远,大概就半个月。”哥哥说了,真要成年在船上日子也难捱,先去近些地方玩上七八日,再坐船回来。

哥哥说:“总归你在家中,想出门那还不容易?”

真娘觉得有道理,她唯一忧虑的就是她要出门,阿容就得回容家去。

朝华没想这个,她盘算一回:“那便把萧大夫带去,他原来就跟过船,真有个头疼脑热也方便看诊。”

还有纪管事,也得一同去。

真娘笑了:“那你怎么办?你在容家不方便出门。”

“不必担心我,我有法子。”

真娘说完正事,又问:“你今儿去见裴世子,谈得如何?”

朝华一滞,她出门打的是见誉王妃的旗号,回回都有请柬送上门来,是怎么被真娘看出来的?

真娘点点甘棠刚挂到衣桁上的淡绛紫纱裙,又指指妆奁上那两对金玉钏儿:“你还想骗我?”

朝华默认了。

真娘掩袖而笑:“这可好了,这下我便不用再为你担心了。”

甘棠捧着锦盒进来,将盒子搁到内屋去。

朝华只一眼就知道是刚送来的,她才到家,一碗鱼汤都还没喝完,裴忌就拿到手谕了?

心里这么想,目光便不时向锦盒瞥去,一碗鱼汤喝得越来越慢。

真娘着实忍不住了,她忍着笑站起身来,指指那盒子:“再看也看不出一个洞来,我走了,你看去罢。”

屋中丫头退了个干净,朝华还是将碗中的鱼汤喝完,漱过口才往内室去。

锦盒掀开,里头是块叠起的绸。

太后的手谕没写在纸上,写作帛书赏赐给朝华。

朝华握着帛书轻出口气,隔窗唤道:“甘棠,找个樟木盒子来。”说完她才瞧见盒底还有一张小笺。

小笺上盖着一枚花戳。

今日见过的不算,从拿到手谕起,这是第一次的十日约会。

第135章长亭

华枝春/怀愫

朝华抽出花笺,回信一封。

一样装在锦盒中,吩咐甘棠取时,她问:“家里还有什么点心没有?要我尝吃的。”

“自然有。”怎么会短了这些,甘棠赶紧捡了些攒心盒,选了几样姑娘最爱的,放在盒中盖上盖子,跟锦盒一并送到夏青手里。

裴忌收到回信,满心以为帛书怎么也能换来一次约会。今日已经游过湖了,他得预备个更好的地方。

好在她新上京,都没出过几回门。

万寿寺外柳风麦浪,妙峰山上孤峰矗立,都算景致不错的地方,快要浴佛节,寺前还有集市可逛。

寺前有庙会,城中有集市,端阳、七夕、中秋夜,多的是可以见面的日子。

裴忌想着看了眼自己的腿,十年间,他从未觉得“瘸腿”是件麻烦事。甚至因为“瘸腿”,圣人还特许他不用行拜礼。

往来宫禁,面见圣人时,别人要下拜,他只用弯腰行半礼即可。

以前觉得讨了便宜,此时想到要与她逛灯市集会,坐在轮椅上终归不便,又想他得赶紧站起来。

一面展开花笺,一面吩咐赵轸:“过两日我要去碧霞祠。”

碧霞祠中有两株百年芍药,花头大花朵多,正当花时,是个踏青游乐的好地方。

赵轸知道让他们净山封寺的意思,平日主子不拜庙,偶尔出门也不会封寺,但如今要带容姑娘去,当然不能大张旗鼓。

二人还没想公之于众。

裴忌一面打算一面展开信笺,眼角眉梢笑意淡了。

第一次邀约她就说家里事忙,这两天必不得闲,承诺他十日之中总能抽出时间会面。

怪不得送了盒点心给他,打一棒子,再给颗甜枣。裴忌这么想着,打开盒盖,里头竟还真有金丝枣。

送一颗在嘴里嚼着,向赵轸招手:“回来,你不必去碧霞祠了。”

赵轸体贴问道:“要不要安排别的地方?”碧霞祠确是远了些,可城中各处的人又太多,人多嘴杂,万一被人瞧见传出去。

世子府地方倒大,可容姑娘好像不爱听戏也不怎么爱看杂耍。不然把戏班子杂耍班子请到府中来,又方便,又避人耳目。

裴忌摆手:“不必,过几日再说。”

信中写了,她忙。

……

真娘这边的东西已经收拾得差不多,她只出门十来日而已,所带的东西并不多,再加一个保哥儿也就再多几只箱子而已。

保哥儿四岁半了,比刚到容家时又圆了好些。

小孩子年岁太小,并没给他作生日。

正日子给他吃了两个真娘亲手做的寿桃包子,包子底下衬着染绿的桃叶,顶上捏得尖尖的,用花汁染红。

保哥儿还以为是真桃子呢,拿在手里才知是包子,他吃东西从来不挑嘴,连叶片也全都吃了。

阮妈妈直夸:“哥儿是个惜福的。”挑嘴些的孩子或只吃馅,或就撕着皮吃,还有用糕饼打鸟的,保哥从来没有。

吃得又多又干净,原来的鞋子衣裳都小了好些。

岳氏笑着揉保哥儿的脑袋,又跟朝华道:“孩子太小了,我跟你舅舅想着还是不办的好。”

虽没宴请宾客,也给保哥儿打了金锁金镯,把屋里原来旧的寄名符送到太清观去,又请了新的回来。

保哥儿扒着真娘的裙角,非要跟着去:“我不怕船,我喜欢船。”

真娘想着去得不远,又怕不带着他去,他会被容家人接走,干脆带他一起走。

保哥儿的事是一笔还没算清的账,容家那边不提,殷家这边也乐得他们不想起来。养大一只猫狗且还舍不得放手,何况保哥儿是个又活泼又壮实的小孩子。

岳氏对朝华说:“这事你舅舅会出面去谈的,你就别管了。”她打心底里希望朝朝能跟别的姑娘家一样,在家描花绣叶,下棋弹琴。

殷慎去容家交涉,容家起初不愿意,上过祖谱的孩子,当然要接回家来。

是容寅从祠堂出来,他同意将保哥儿养在殷家。

岳氏道:“总归是好事儿。”比这会就要回去强。

朝华给真娘预备了好些祛湿的药包,又给保哥儿准备了小儿常用药。

收拾药包,在红绿签子上写药材药量时,接到了楚六送来的信。

楚六想找朝华好些日子了,可他去容家还有拜见姑母这个由头,来殷家来可没正经理由,等了几天都等不到朝华回容家。

只好厚着脸皮给她写信。

殷氏看了看信上落款,只当没瞧见,交给甘棠送到朝华屋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