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第282章

之。”

果然和意料之中并无差别,身份一旦暴露,皇帝必尽力剿杀于他。

一场大战已在暗中酝酿,避无可避。

邵箐拧眉,季桓等人亦然,外书房的气氛紧绷。

实在形势严峻,大楚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己方虽说已站稳脚跟,但远未到难以撼动的地步,且大部分地盘实力还都在益州内,益州封闭。

陈琦长吁了一口气:“幸好我们已知悉此事。”

是啊,托那封匿名信的福,他们洞悉全过程,省去了分析判断的时间,能尽早商议对策。

而且,皇帝安王等人被蒙在鼓里。

魏景声音沉稳依旧:“五天前,我已传信归益,增兵和粮草都在筹备当中。”

“诸位,有何见解,不妨畅所yu言。”

季桓立即站起,肃然拱手:“在下以为,主公当立即拟檄文而告天下,坦言身份,并陈明旧日追杀之事,正大光明伐新帝取九州。”

皇帝为何将魏景身份掩下?在座的都心知肚明,怕的就是魏景身份一旦暴露,昔日仰慕皇太子齐王者就会纷纷投奔,让他如虎添翼。

利弊利弊,魏景之所以不愿意提早暴露身份,概因弊大于利。既眼下弊端已避无可避,这利处自然不可能舍弃的。

“主公,此事越早不宜迟,越快越好!”

作者有话要说:彻底掉马甲了

第100章

说实话,如今“杨泽”的行为很有些出格,天下侧目,野心昭然若揭。

若桢泉军和济王真被引到平阳,魏景与之大战,军士疲乏军备大耗。这当口,皇帝再下旨怒斥杨泽不臣,而后命北军安王合兵围剿,恐大几率能打魏景一个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还不是最关键。

最关键是魏景来不及造势,将在大义上完全落于下风;另外益州道狭,增调军队和军备很不方便,刚大战一场还没来得及补充的魏景,恐处境堪忧。

最大程度削弱魏景实力,趁机一举歼之。

不得不说,这战策不错,齐田等人连续多天扎根皇宫,也不是没有效果的。

只是,魏景怎么可能让自己落入这般困顿的境地?

他冷冷一笑。

“伯言所言甚是。”

赶在皇帝出手之前,将身份公告天下,是目前己方最佳的破局之法。

其一,傅皇后母子的冤屈天下皆知,檄文写得好了,大义上完全不落下风。

其二,桢泉军和济王。

这两方如今实力雄厚,故而皇帝才打着让其削弱魏景站力的好主意。但这主意吧,前提得是二者不知魏景身份才能用。

敌人的敌人即使成不了朋友,存在也是利大于弊的。

毫无疑问,桢泉军和济王一旦知悉魏景真实身份,必然会选择坐山观虎斗。

少了这二个劲敌,即便皇帝召天下诸侯来援,效果也差得远了。

不齐心,不尽力。

魏景压力将大减。

他本是此意,之所以前两日没提出来,概因邵箐母弟未曾安全抵达,他不yu刺激魏显。

魏景沉声道:“我意,即日拟檄文,三日内布告天下。”

……

对策议定,魏景却不急着讨论檄文内容,他垂目捻起一纸信笺,盯了片刻。

邵箐一看,正是那张匿名信。

她问:“也不知这送信者,究竟是何人?”

是啊,究竟是谁呢?

说实话,这封匿名信来得太及时了。

若非它,他们固然能从蛛丝马迹之中抽丝剥茧,继而推测真相,但到底需要时间,很容易就晚了。

檄文造势,需要酝酿过程;传信回益州,增兵和粮草的筹备,都得消耗时间。

一步慢,步步慢,一旦失去先机,形势必将更加严峻。

这究竟是谁?第一时间就送来了这么一封准确的情报,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邵箐为什么会用“他”?

因为她看过很多次这纸信笺,其上笔势开阔,刚劲有力,透于纸背,随意挥墨不过短短十来个字,屈金断铁的气势跃然而出。

不是邵箐长他人志气,一般女子写不出这么一手力道气势皆十足的字。

这也正正切合当初的猜测,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