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红年代第342节

一路上听着王红梅表姐唠叨着回娘家过年的事情,很快就到了城里,王红梅的表姐提前下车,刘海开着车就先到老师家里。

在老师家里吃过晚饭,然后才回四合院。

大年初五来上班,刘海先去厂长那边报道。

过年的时候厂长很忙,刘海打了招呼就回自己维修科。

然后去几个车间转悠了一番,这上午时间就过去了,主要是跑车车间,游艇车间,还有吊车,挖掘机,罐车。

后面这三个车间,今年又要技术升级,刘海先让他们自己拿方案,然后自己评定,又让他们自己作图,自己审核。

刘海自己当一个领头人就可以了。

吃了中午饭,刘海就在躺椅上休息起来,上午走了几个车间,听了一大堆汇报,说了一大堆事情。

主要是事情比较杂,脑子里面记的东西比较多。

维修科的人还在其他工具厂当技术指导,维修科就刘海一个人。

下午刘海就开始设计沿街的建筑,暂时不会弄太多,主要是太长了,从三环直接看到五环。

摩托车厂现在基本上是从东直门到后世的五元桥附近。

两边密密麻麻都是工厂,一边主要是摩托车厂,一边主要是各种配套厂。

当然摩托车厂的占地面积就更大了,就凭借飞机制造车间那两个跑道,开始建立的跑道是单人小飞机,后来造大飞机,又修建了新的跑道,还有指挥塔台车间等等的。

而现在,更大的飞机制造车间也准备建设,更别说后面配套的居民区。

另外马上人工水库,船厂也要投入使用,面积就更大了。

“要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刘海觉得还是稳妥一些,设计一些符合时代特色的建筑。

这个时代就只有五角星,但是临街该怎么安置五角星?

刘海又想到了后面京都的机场,好像就是一个大的五角星?

但是那玩意儿空间利用率不高,毕竟机场是要停飞机的,自己这个好像不行?

“下面还是正常建筑,只是最顶层做一个五角星的屋顶造型?”

“下面设计简约一些,有个四五层高,不过,每一层的高度高一些?”刘海不是没想搞一些抽象一点的建筑,但是那样搞出来说不定骂声一片,毕竟东西方审美不在一条线上。

“够大,够敞亮,再有时代特色。”刘海很快给自己的设计定下了调子,然后就准备开始画效果图。

第404章奖章

刘海画了一个效果图,整个楼层五层,每一层八米高,顶部是一个巨大的五角星造型。

五层主体建筑的造型,是每一层就像是一本书的外形,整个看起来就像是几本书叠在一起。

其他就没有什么了,主要是要契合时代的发展,还要人们的审美能力能够接受,最主要的是不要被人找麻烦。

这个时候太洋气的东西,有些人就会跳出来说三道四。

效果图用了一个星期画好之后就交了上去,至于后面的建筑主体该怎么设计,刘海就不操心了。

刘海就专心来制造重型运输车。

要说导弹运输车这一块,还是老大哥的实力强,老大哥曾经把撒旦重型导弹装在运输车上面。

专门运输那种导弹的汽车,长度接近36米,高度差不多六米,宽度有四米五,每一对轮子都可以自主转向,并且还拥有添加燃料的接口。

刘海穿越之前还可以在二毛那边看到很多废弃的这种东西,几十年前花费巨大代价制造出来的东西,就成了废品丢在一边。

导弹发射车与运输车可以说是两个概念,导弹运输车可以运输多种导弹。

而导弹发射车则根据导弹不同有分别比如地地,地空,岸舰,巡航等等的。

组成也比较复杂,底盘,发射控制舱,液压系统,起竖系统,发射控制,发射测控,供电,通信等等的。

其中发射控制就是根据目标变化设定参数。

这里面门道就太多了,各个系统响应的时间,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机动性。

就说一个简单一点的,起竖装置要搞的又快又稳,就很不容易。

同样的导弹发射车,有些十分钟展开布置然后发射,有些二十分钟,早期的甚至要提前很久进入阵地。

时间越短,那么反击的速度越快,生存能力就越强,特别是在立体作战的环境下,打了就跑,或者等到对方发现,这边已经打出去了。

刘海没有想一口吃个胖子,先来导弹运输车,因为这个相对简单,但是做起来也很复杂。

刘海设计的参数运输车长26米,高度4.2米,载重要达到100吨左右,刘海看着参数就知道多半是要你命三千之类的。

采用热发射就相对简单一些,热发射就是大家看到的一个光秃秃的导弹被一个液压支架树立起,发射的时候在地面点火。

红旗19之类带发射筒的就是冷发射,那个相对复杂一些。

刘海就利用晚上回四合院的时候在航母空间查阅一些资料,开始设计,把一些事情分配到白天比如计算。

先把大概的参数算出来,然后再分别弄动力,底盘等等的。

而且这种发射车在这个时代,都是采用全液压模式,因为这个时代比较危险,大家思路都是打蘑菇战,至于说老美为什么敢大胆发展集成电路,而熊国不发展。

是因为地理位置,老美那边哪怕打起来,人家距离远,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一直到刘海穿越,在牛牛,小鸡那边,都有蘑菇蛋战备值班,还有老美有一次运输超级蘑菇,还掉在别人城市了。

反正这一段时间有些东西离谱的很,熊国还搞出核动力卫星,结果掉落下来,污染了加麻大一大片地方,结果不了了之了。

还有什么蘑菇重型rpg,还有蘑菇开水库,这个时候两大国家动不动就试验,今天你炸几个蘑菇,明天我炸几个。

69年三月中旬,牛牛国际机场,一架四发活塞螺旋桨飞机出现在远方,这是一架红白相间的客机,地面上已经有很多的记者,其中不少黑头发黄皮肤的人。

飞机从远处天空出现,稳稳的降落在跑道上,机翼上面红色的旗帜是那么鲜艳,不少记者赶紧拍照。

“没想到东方人真的制造出了飞机?”

“以前听说他们都是在熊国购买的?”

“活塞飞机而已。”

“活塞飞机也是飞机,并且专家已经对飞行数据进行了论证,综合性能数第一。”

“是的,关键是他们自己制造自己设计的,无论外形,还是动力设备。”

“很不错了,从遥远的东方飞到这边。”

“一架过时的飞机而已……”

“你别忘了,他们国家在20年前还是封建军阀社会呢,你看看非洲大陆那些军阀国家,这些年有进步吗?”

“那是该死的隔壁的那些小鸡压榨别人,奴役别人。”

“这一点我很赞同,所以现在非洲那些国家开始独立。”

“拜托,经济被人抓住了,形势上的独立没有任何用处。”

“我个人觉得咱们带英作为班委成员,有义务帮助非洲……”

带英本土的记者们本来说飞机的,没想到最后说到个隔壁小鸡的事情,在其他事情上牛牛人各自不服,但是在面对隔壁的问题上,高度一致。

这是内地飞往牛牛的第一架国际航班,在埃及中转之后,飞往伦敦,走的是小巴然后骆驼的领空,进入到埃及。

然后从埃及飞跃地中海,经过小鸡,然后到带英。

这一连串的飞行路线过的国家都经过了沟通,这也是比较近的出行方案,一方面三哥地盘要飞跃喜马拉雅山不划算,另外就是本来不对付。

三哥正在高兴的与熊老大勾肩搭背的准备制造喷气式客机呢。

来迎接的不少人被邀请上了飞机,看一看咱们自己国家的飞机,不少海外的同胞本来以为咱们的飞机是活塞发动机,内部估计也是那种老派的风格。

没想到进了机舱一看,里面十分明亮并且干净整洁,与其他客机比起来,多了那么一份简约,看材质好像是什么其他类型的产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塑料?

不少年纪大的华人抚摸着这飞机的每一个地方,看看这飞机的蒙皮,虽然比起机场的其他飞机不算什么,但是这毕竟是自己国家制造的。

这就已经很不得了了,不少上了年纪的人,看着看着眼睛就湿润了,又看到了机舱内部的这些布局,发现这个世界好像真的变了,祖国好像一夜之间强大了很多。

机组还为上来的这些人还准备了精美的小礼品,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看着手里的茶叶,还有瓷器,也是感慨万分。

记者们有进了客舱,看了看这些椅子,有人惊呼起来:“这好像是中兴汽车上的高档座椅?”

“好像是的,看着布局也是一样的。”

“真的舍得下本钱,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架的缘故。”

“电动的,确实与中兴汽车的高档座椅是同款的。”

“我记得好像中兴汽车的座椅报价是300英镑?”

“是的,有专家分析了,人家采用的是纯正小牛皮制造的,不过这材质好像不一样。”

“是玻璃纤维制造的,看这里有说明书。”

“这个座位我坐在这里都感觉舒服,不像有些客机,乘坐他们的飞机,就像把我塞进去一样。”

“连续飞行了一万多公里,很不得了了。”

“是啊。”

今天开放参观的主要是当地一些同胞的组织,以后在伦敦这边也有京都两个字的牌子,这是让人很自豪的,毕竟能在这异国他乡能看到熟悉的字。

而且飞机在这边连续三天,主要就是邀请当地的一些华人来看看咱们自己的大飞机,这三天来看的人很多,也包括牛牛当地的一些名人,当然,也不乏有一些捣乱的,好在牛牛经销商安排了安保,那些捣乱的直接被本地安保拖走,毕竟咱们的人不好出面,直接冲突。

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力很大,毕竟咱们国家在20年前还是一个军阀混战的国家,这些年又与老大哥闹矛盾,在国际上传的沸沸扬扬,没想到有这样的制造实力。

报纸上也分析了就整体的设计制造技术水平,与世界最先进的也就相差十几年时间。

要知道,牛牛从工业革命发展到现在多少年了?

这就更加吸引了不少人的好奇心,更多的记者申请要去东方采访一下,亲眼看一看。

当然这个就是外事部门的事情了。

牛牛这边开通了航班,欧洲大陆上其他国家也就默认了,谁让牛牛现在在欧洲大陆声音大。

这次航班的机组成员都是优中选优的,毕竟飞国外,要注意一些外事纪律,别人有时候也许会说一些不好的话,该怎么应对。

就连美洲大陆的报纸也在报道,相对来说还比较客观,什么来自东方神秘国家的大飞机,虽然也说了是活塞发动机,并且速度不快,噪音还可以接受,因为采用了多重的降噪措施,还有各种耳塞什么的。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座椅高档,内部布局简洁明快,座位相对宽松等等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