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第262章

。相反个个文辞质朴,观点鲜明。读起来相互印证,颇能引人深思。

而市井逸闻那一版前,也出现了一些更为严肃的故事。有以古讽今的乡野旧事,也有青天伸冤除害的美谈,读起来竟有击节之感。身为天子,赵顼对这些能了解世情的东西,天生就有好感。没想到这日新报居然也能别出心裁,为他在台谏之外,在民间寻一条新路。

心头的赞许又上一层,赵顼吩咐道:“给太皇太后、太后宫中都送百份,皇后处送五十份,其他宫院依次降等。余下的,在两府三馆也放些,供相公、学士们消遣。”

这些衙署,可都在皇城中,天子给发些小报消遣,也不过分。但是其中深意,那个枢臣会不懂?

当日小报发下后,天还没黑,日新报的报馆,就被人堵了个水泄不通。都是城中各大衙署派来的,只为订报。多则百份,少则五十份,就是那些穷得叮当响的清水衙门,也要订个十份凑趣。往日代收日新报的商贩,也纷纷进货,哪怕加印了一倍的印量,也轻轻松松被瓜分了干净。

这还用担心什么?李格非胸中激dng,一撸长袖,埋头审起了稿子。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李格非有个闺女叫李清照,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不过别想太多,距离出生还早呢。

第105章

一路走过长廊,遇到的皆是恭敬行礼的宫女内侍。阎夫人也未摆架子,笑着颔首示意。这两日,她的心情着实不错。

等到了殿门前,等宫人通禀后,阎夫人稍稍整了整衣摆,迈步入内。就见当今天子之母正坐在窗边,举着个玳瑁镜,细细看着眼前的报纸。

见阎夫人来了,高太后放下了眼镜,笑着道:“玉娘来了?吾正在看报,今日的新闻颇有趣呢。”

见高太后开心,阎夫人便凑趣道:“也是官家贴心。献上小报,可不正是为了博娘娘一笑嘛。”

这话高太后听得舒坦极了。天子订报,送到她这里的,和送给太皇太后的,份数一般无二。可见在儿子心中,自己的分量还是比礼数更重些。

心里畅快,高太后笑得愈发和蔼了:“说起来,这题头的‘日新报’三字,可是你家小郎所书?”

阎夫人谦逊道:“确是犬子。他整日没个正行,唯有书画有些进益。”

对于米芾给日新报题报头的事情,阎夫人也是颇为满意。这小子整日不干正事,终于聪明了一回。这么大的题头,天天让官家和太后看着,记不住都难。有了惦念,还怕出身吗?

“端是一笔好字!”高太后夸了句,又道,“小郎今年也有十七八岁了吧?也当有个职司才好。”

阎夫人赶忙起身:“小犬年幼,岂堪重用……”

高太后挥了挥手:“任个校书郎也无妨嘛。这么好的字,总不能荒废。”

朝廷就算给荫补,一般也是二十岁以后的事情。米芾才十七,就能任职,可是天大的恩典。阎夫人面上又惊又喜:“多谢娘娘!妾定耳提面命,让小犬尽心任事,不负娘娘恩赏。”

米芾那小子,外出为官,还是有点不保险。能在朝中挂个闲职,最好不过。只盼这小子跟韩邈多学学,长点心眼,别整日添乱才好。



“这般多的字,竟然也不用我写的!当真是不知所谓!”看着面前十来个巨大木匣,米芾简直痛心疾首。

知道甄琼要搞铅活字后,米芾立刻毛遂自荐,要为他们写字模。字的好赖,甄琼是不懂,但是深知米芾挑毛拣刺的毛病,这几千个字的大工程要是给他,说不定磨到猴年马月去了。因此没让他上手,还是jio给印坊的雕版匠人来刻。

现在字模终于做完了,几人也到了印坊,验看成果。

米芾对着抄经体自是大大的不满,抱怨连连。没理会他的唧唧歪歪,甄琼瞅着那几个大木匣,倒是点头皮发麻:“这么多字,当真能拣的过来?”

他感兴趣的,还是制铅字用的yo胶,以及又黑又亮,能够速干的油墨。对于排字刊印,当真是一无所知。现在几千个字模摆在面前,看着就让人牙酸,真能挑拣的过来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