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穿越者,名动四方第220节

霍霆山:“已回。”

裴莺唤了卫兵给霍知章递口讯,让他一同过来用早膳。

霍知章风风火火来到,他从昨日到现在一天一夜没睡,依旧精神抖擞,不过是真的饿了。

早膳一端上来,霍知章好一顿狼吞虎咽后,缓解了最初的饥饿感后才说,“火豕一计甚妙,我方才听陈威和陈杨说,此行至少烧掉了司州两个粮仓,以数头野豕换他们两个粮仓,值!”

想到抓回来的那些俘虏,霍知章忍不住笑出一排白牙,“俘虏抓了有十几人,到时将这些人拎到李司州面前,当着他的面将他们的脑袋一个个割下来,想来李司州的脸色一定很精彩。”

裴莺拿着竹箸的手顿了顿。

“用膳就用膳,说什么割脑袋。”霍霆山面色不虞。

霍知章噎了一下。

不能说吗,明明以前也时常说的。

眼角余光无意间瞥见对面美妇人微白的脸色,霍知章懊恼道:“母亲对不住,我不说这个了。”

他换了个话题,“若非山中障碍多,林叶遮蔽了视野,肯定能收捕到更多的俘虏。”

“二兄,十几个已经很多了。”孟灵儿安慰道。

霍知章叹了口气,“他们来的人几乎死绝,这十几个确实不少,但我觉得应该还有点漏网之鱼逃回去。若是我有海东青的眼睛就好了,这样肯定一瞅一个准,到时他们一个都别想逃掉。”

裴莺怔住。

鹰眼,千里眼。

望远镜啊……

第125章

膳罢,两个小辈离开。

霍霆山不慢不紧的给裴莺的茶盏添了茶,“夫人在想什么,一顿早膳用得魂不守舍的。”

裴莺没有立马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道,“你要不要回去先休息?”

这人昨晚半夜出去的,在外面奔波一宿。

“少睡一两个时辰罢了,不是大事。”他不觉累。

裴莺感慨这人着实精力旺盛,如果放到现代去,肯定也是个大卷王。

既然他不累,那就说点旁的。

裴莺:“霍霆山,方才知章说想拥有一双鹰眼,其实‘鹰眼’在后世已成现实,不过后世将‘鹰眼’叫做‘望远镜’。最好的望远镜能看到天上星星表面的坑坑洼洼,也能看到星星移动带出的轨迹。”

霍霆山惊讶难掩。

星星表面上的坑洼?那得是多远?

到时岂非只用这望远镜看着天,便觉手可摘星辰?

“不过那天文等望远镜的构造非常繁复,制造条件极为严苛,如今是远指望不上,当然也没必要。”裴莺清楚看到他眼睛里涌现的热度,笑了下继续说:“最简陋的望远镜能看清千米外之景,我想也足够了。”

千米之外,就是两里地。

看到和看清是两个概念。前者仅是看到那里有个人,而后者则是还能看见人具体的小动作。

“夫人,这望远镜需要何种材质?”霍霆山正色。

裴莺:“玻璃。”

见霍霆山眉心微锁,裴莺顿了下,改口说:“琉璃。”

这下霍霆山听懂了。

如今的琉璃又称为“釉陶”,颜色很多,有做饰品摆件,也有用于陪葬,但是因着琉璃的产量算不上高,其价格比好玉还要胜一筹,多在王孙贵族、实力雄厚的高门间流通。

不过那等寻常百姓家难得的琉璃物,于霍霆山而言并不难得,“夫人,这琉璃需要多少?我即刻派人去取。”

却见裴莺摇头,“不是普通的琉璃,我需要的那种琉璃无色近透明、入水几近不可察,并非普通琉璃可比。”

“无色近透明?”霍霆山沉思片刻,“夫人,我早年曾参加过长安的宫廷宴,当时长安有一高门向上献礼,献的正是一樽琉璃雕摆。那大摆件和普通的有异,竟是半透明之态,当时赵天子大喜,对其赞不绝口。那时赵天子一个宠姬还说此等另类稀奇的琉璃摆件举世难得,晶莹透亮,与陛下相得映彰。”

虽然皇室衰落,但拥有的珍宝也是世间的掐尖儿。当年贵为国君的赵天子都如此惊诧,那世间这等半透明之态的琉璃能有多少呢?

半透明的尚且如此,更别说无色近透明、入水几近不可察的。

裴莺自然也知晓这个时代的琉璃多为不透明的。

琉璃发明于西周时期,最初生产的是各色用于做配饰的珠子。到了汉代时,其制作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琉璃的用途也不仅仅是配饰,然而仍矜贵得紧,非达官贵人不能用。

后来到宋朝时,琉璃才从高高在上的权贵之家走入民间。元代时更是有了能量产琉璃的厂子,再后来到了清代时,琉璃就成了玻璃窗。

“没有现成的透明琉璃,那就从头开始慢慢做起。”裴莺说起玻璃窗:“等玻璃烧制出来,不仅可做望远镜,居室的窗沿也可以换上,其采光比云母片和薄纸要好上数十倍。哪怕居于室内,下雨天亦能清楚看到室外之景。”

霍霆山没有见过她口中的“玻璃”,但顺着她对玻璃的描述,可以想象得出她描述之景。

在大雨瓢泼的雨天,外面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但屋里静谧安宁,透过那层仿佛是施了仙法的“玻璃”,能看到屋外雨打芭蕉,内外两个世界。

这等新奇之物一旦出世,怕是长安权贵得争破脑袋了。

霍霆山很遗憾,“有时真想去夫人曾经的世界看一看。”

“别了吧。”裴莺止住他。

男人扬眉,“为何?”

裴莺神色复杂,“在我那里,杀人是要判刑的,情节严重得偿命,像你这种牢底坐穿都是轻的。”

霍霆山闷笑两声:“夫人这话说得好像大楚杀人不用下狱似的。”

裴莺:“这如何一样?”

霍霆山不答反问,“夫人那边有战事否?”

裴莺如实说:“我的国家内部没有,不过国和国间有时会打仗。”

“那不就得了,打仗肯定会出现伤亡,夫人只当我是个守边军士。保家卫国,怎会坐穿牢底?”他连身份都想好了。

裴莺:“……”

有道理,但又有说不出的奇怪。

他这种封建大爹去到现代的部队,真的会乖乖服从命令吗?确定不是想方设法把领导干掉,然后自己上位吗?

裴莺深表怀疑。

“若要制作夫人口中的‘玻璃’,需要何种材料?”霍霆山问。

裴莺:“此物材料颇多,我得慢慢列份单子出来。”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沙子一模一样,但沙子的熔点极高,大概在1650c,寻常加热难达到这个温度,所以得配置各类辅助剂以此降低沙子的熔点。

“对了霍霆山,主原料石英砂要先行寻到。”裴莺说。如今这个时代已有琉璃制品,虽说工艺不如何,但也发现了石英砂的长处,因此石英砂肯定是有的。

然而霍霆山却问:“夫人,这石英砂在何处可寻得?”

裴莺陷入沉思,这个时代的石英砂叫什么来着。

两人对谜语似的说了半天,都没对个明白,最后叫来了几个出生草根的武将,这才弄清楚了石英砂在这个时代的称呼。

它如今叫码古。

“收集码古之事交由熊茂负责,让他领完罚即刻前去。”霍霆山下了令。

说完石英砂,秦洋汇报起另一件事,“大将军,之前派出去的斥候已归,豫州和雍州的兵马预计明后几日抵达;益州远些,但未来五日内也能到。”

霍霆山看向沙英,“让人看紧那十来个俘虏,可别让他们死了。顺带给李啸天送个口讯,就说昨夜受到荆州军夜袭,抓到些披俘虏,请李司州明日过来共观审讯。”

*

“当啷――”

青铜质的器皿被猛地从案上扫下地,李啸天眼里带着红丝,“霍、霆、山,着实可恨,竟欺我如此。”

帐内,李啸天几个副手皆是缄默不语。

他们都明白,一旦其他州兵马到了,就绝无和幽州清算的可能。

如今已临近傍晚日落,再过不久就该天黑了,天黑后的时间好像总会比白日流逝得更快些,一转眼就该来到了第二日。

距离明日的共观审讯越来越近了。

这审讯是去,还是不去?

若是去,其中遭受的屈辱和憋屈自然不用多说,他们已经能想到幽州那方人有多得意洋洋,面上笑出的每一条褶子都在嘲讽他们的受制于人。

但若不去,好似也没有理由不去,同盟抓到荆州兵俘虏,邀请同伴来共观审讯,多么合情合理之事……

就在这时,赵副都督从外面进来,他面色古怪,“李公,军营外来了几个信使。”

李啸天观他面色有异,想起即将到来的其他州兵马,“哪个州的信使?”

赵副都督:“荆州。”

李啸天一怔。

荆州?

他们此行南下为伐荆而来,这荆州信使来找他……

李啸天在帐中来回踱步了两轮,最后说,“带他们过来。”

赵副都督去了很快又回,再回来时身后跟着几个男人,为首的那人生了双笑眼,时刻都笑眯眯的,看着像一条摇着尾巴的乖顺犬儿。

“鄙人丰维,拜谒李司州。”丰维和随他来的其余几人向李啸天跪拜大礼。

李啸天并不立马喊起,而是看着一瞬不瞬地看着他们。他没说话,丰维几人维持着跪拜之姿,并没有起来。

足足一盏茶后,李啸天才淡淡开口,“起吧,你之名我知晓,不知是什么风将你这个游说名士刮到我军中来。”

丰维闻言起身,他面上依然笑盈盈的,丝毫没因李啸天让他跪拜一盏茶而有任何不满,“鄙人之主听闻李司州近来心中郁郁,思及早年与李公在长安深如千尺的同僚情谊,当即心如火燎、担忧不已,特派鄙人来传个口讯,一解李公愁苦。”

李啸天心里冷笑。

他和丛六奇早年确具在长安任职,却不过是泛泛之交,见面说的都是场面话。

但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