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冯玉珍心情好了,“奶好好努力,争取把咱马家牌做出去。”

“必须的啊!”

宁七眼眉一挑,“您可是上河村知名大裁缝,马家牌必须在您手上发扬光大!”

得嘞!

老太太一扫脸上的阴霾,也不觉得自己穿的寒酸了!

腰板挺得溜直的走到三兄弟身旁,跟着一起看起了新鲜,“哎呦,这辆四轮车还是黄色的呢!”

宁七默默呼出口气,很多人都对农村人有偏见,这也就造成了他们更敏感,其实人字写出去,又哪有高低贵贱之分呢。

等祖孙几个新鲜看差不多了,宁七迎上前,“来,跟我走,咱们去找旅店!”

新来的宝贝要跟住,跟着三宝不迷路!

宁七假模假式的拿出一张地图,说是乔凛帮忙画的,这样他们去哪都能找到了。

嗐!

幌子打的也不容易!

“大家跟紧我,别溜号落下了!”

宁七导游临身,“前面那栋大楼,就是京洲城有名的副食品大楼,它成立于二十世纪初,早先是……”

嘴真是一路没闲着!

遇到啥就讲解啥!

家里人问起来她就说地图上有,马兴文开始还想给三宝做个参谋,结果一看那地图跟鬼画符似的,他根本看不懂!

本来他还多虑,可见三宝一副门门清儿的模样,心便也放了。

车站出来是城中区,宁七不打算走远,就在城中区住,去医院或哪里逛逛都方便。

眼下的京洲城还只有八个城区,五个城区是主城,其它三个属远郊城区。

她先前的废品收购站,就属于南城郊区,客车进城时她还朝‘老家儿’的方向看了看,百感交集。

那地儿现在还蛮破,都是庄稼地,城郊农村嘛!

待她前世在那生活时,南郊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工业区,很多工厂都建在那里。

因外来务工人员很多,流动量大,人口素质有些参差不齐,打工者为了省些生活费,还会自己开垦些小菜园,久而久之,京洲市民也称南郊为城中村。

但宁七挺喜欢那地儿的!

不光是情怀,郊区房价低,地理位置也可以,日后交通四通八达,坐地铁去哪都方便!

如果她有钱了,定要在‘老家儿’置地建厂,高低折腾出一番作为!

……

识路,地儿找的就快。

现年旅店统称招待所,公营的都是某某局招待所,那种只针对他们内部员工,不对外开放。

只有‘人民’,或‘建设’一类没有多余前缀名字的招待所,外来办事的普通群众才可以入住。

三人间,一晚3块钱。

老太太进了房间就做好安排,三宝跟她一张床,兴文小柱子一张床,胜武体格大,自己睡一张!

大家都很满意。

三兄弟除了马兴文,那俩都是第一次睡床,稀罕的进屋就坐到床上感受,“奶,软的!是软的!”

宁七淡笑着没接茬儿,木板床铺的被褥,能软和到哪去,也就比炕能软一点呗!

但孩子高兴,她也没泼冷水的习惯。

“三宝,你咋知道这地儿就有招待所?”

老太太也看了一圈新鲜,城里人真有钱啊,这屋子里还有大柜子,这么多房间,打家具就得老鼻子钱了吧。

“郑爷爷告诉我的。”

实话!

她那天去探望乔凛,和郑爷爷聊完人参顺便确定了下招待所的位置,她只是认路,可要说哪有群众招待所,她也迷茫,隔了三十多年,哪能上去就摸着?

虽对些酒店也有印象,像城中的港宾酒店,京港酒店等等,都是六十年代就开业的高档大酒店,也可以接待普通群众,但一看名字就知道,人家主要是接待外宾或华侨的,入住要用侨汇券倒是小事,一宿少说都得百八的!

真消费不起!

郑多旺正好买自行车时来过两趟,稍微给她指指路,她就找到了!

第58章这不巧了么这不是!

……

新奇了一阵,祖孙几个就抓紧时间出门了。

冯玉珍一点儿都不敢耽误,在宁七看来物美价廉的三块钱,她这可不是小数。

中午到的京洲城,得益于三宝认路,虽然走走看看,下午两点就把住处搞定了。

钱和人参随身携带,冯玉珍打算先带孩子去医院看看,起码先认认路呀。

宁七没意见!

招待所门口琢磨了会儿线路,她挥挥手示意大家继续跟她走。

乔凛给的挂号单得去指定医院看,步行有些远,再者那个专家就上午坐诊,今儿指定看不成。

宁七决定先就近找一家综合医院,给大哥看看腿,顺便熟悉下环境。

事实上。

她也有点小算盘。

从后巷穿出去,对面,就是一片三层宫廷建筑步行街,飞檐琉瓦,绣楼林立。

街头以为一座高高的古牌楼为门户,上书京洲大街。

祖孙几人停住脚,视线统一的看去。

宁七唏嘘,这便是日后驰名中外的小吃一条街。

现在看来,便已热闹非凡了。

稍一打眼,街内已有各种店铺,卖糕点果子的,捏泥人的,卖糖葫芦的,各式特色小吃,应有尽有。

另有很多练摊的,各种新鲜紧俏的商品在街中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致。

人流穿梭而过,叫卖生,砍价声,不绝于耳。

小柱子忍不住指了指,“奶,咱进去逛逛啊。”

“回头再逛吧。”

老太太拔出眼,咋突然觉得自己这小一百块,不够干啥了呢!

“三宝啊,先去医院吧。”

“好!”

宁七点头,她就是要摸一下,先且不说她带的商品,还有人参呢!

找到了这种地方,就不愁下家儿了,心里有底了!

“三宝啊,那街里面支张桌子就卖货的都是啥人啊,属于啥单位的。”

老太太下看着里面练摊的‘倒爷’,“咋还有戴着黑色眼镜的,盲人也来卖货啊。”

噗!

宁七笑了!

真忍不住!

“奶,他们哪个单位都不属于,他们是个人,代表自己出来卖东西的,俗称马路经济,有门面执照的那些,就是个体户……”

宁七说着,“戴的是蛤蟆镜,现在最时髦流行的!”

可别瞧不起人家练摊的,觉得是小商小贩,人家正经走在时代的尖端!

很多挣了第一桶金的万元户,都出自于这些人。

“那跟咱们卖假领子一样啊。”

冯玉珍吸收的很快,“三宝啊,咱也属于个体户,是吧。”

“对!”

宁七点头,“只要咱把执照办了,咱就是正归个体户了,谁也不……”

“贝贝!贝贝啊!!”

忽有惊慌失措的女声传来,不但打断了祖孙俩的话,对面的京洲大街也是一阵喧哗,人群惊呼不止——

祖孙几个疑惑的看去,隐约传出狗叫,随后便见一条白色的京巴狗蹭蹭蹭跑了出来~

“贝贝!贝贝你停下!”

狗身后,还跟了中年妇女,她推搡着挡路的行人,跌跌撞撞的追着喊狗的名字!

京巴好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路狂奔,任凭妇女喊破喉咙愣是丝毫不停!

中间便是马路,京巴蹿上去,惹得急刹声呲呲四起,嘀嘀声也接二连三,司机探头出来,“谁家的狗啊!快看好了!!”

宁七直看着京巴横穿马路的奔过来,跑到他们身前又慌不择路的顺着人行道前奔!

追它的妇女一边喊着狗名一边还在道歉,皱着一张脸都要哭了,“贝贝啊!你别吓姥姥啊!快回来!回来!!”

宁七眼尾的人影一晃,好家伙,小柱子追出去了!

哎呦我!

京巴跑的快,马小柱追的更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