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第364章

了,也不用提供太多,随便拿一些就行。”

……

拿到一罐速生珊瑚虫幼虫之后,林寒就独自开着车,来到黄海海边,寻到精澜化工偷排管道出口所在的海岸。

来到海岸,抬眼便能看到有些浑浊的海水,随着微澜时而起伏。

这里的海边有些“荒凉”,附近并没有多少人居住,也很少会有人跑过来长时间停留,倒确实是一个偷排污水的好地方。

况且那偷排污水的管道,更是藏在水底,顺着海水里的斜坡,延伸出颇远。

如果不下到水里观察,是察觉不到什么异样的。

至于眼前这有些浑浊的海水,到底有几分是泥沙,有几分是污染,就不得而知了。

偷排污水这种事,如果只图省事的话,当然是直接去环保局举报最方便。

但既然要搞出大新闻狠狠批判一番,直接到环保局举报,显然不能引起最大程度的关注度。

所以林寒才想到了“速生珊瑚虫”这么个神奇的小生物。

经过一定人工培育的速生珊瑚虫,在分泌生成石灰石方面的能力,远胜寻常种类的珊瑚虫。

再加上生物权限的刺激作用,其绝对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水底进行高效的“建筑作业”。

林寒看着手中拿着的玻璃罐,上上下下地打量了片刻。

珊瑚虫的体型本就很小,玻璃罐里这些又都是幼虫,不仔细分辨的话,看上去和一罐浊水也没什么区别。

如果仔细观察片刻,则可以看到大量的细微小虫,正在水中四处游dng。

林寒穿着雨靴,走到海水之中,将玻璃罐里的速生珊瑚虫缓缓倒入海水……

大量细微的速生珊瑚幼虫涌入海水,按照林寒的意志指挥,迅速进入不远处的深水区水底,沿着一道水中斜坡,逐渐摸索到排污管道的上方。

黝黑的排污管道,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出浑浊墨绿的污水。

这些墨绿色的污水喷薄一段之后,渐渐在海底弥漫开来,终而被海水稀释。

由于这些高浓度污水的存在,排水管附近的水域,除了顽强的细菌微生物之外,很少有其它海洋生物可以存活。

所以,为防止速生珊瑚虫被持续的污水伤害,林寒还特意聚集了一大波细菌微生物为其“保驾护航”,将珊瑚虫附近区域的污染物清理干净。

经过一番迁移,珊瑚虫便集体依附在排污管道口上,仿佛生根发芽一般,紧紧贴住管道外壁。

看似蔚蓝纯净的海水之中,实则蕴含了大量的各种化学元素。

比如说,整个海洋的钙元素加起来,多达数百万亿吨,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这些速生珊瑚虫附着在管道外壁上之后,就开始不断从海水中提取钙元素、二氧化碳,生成石灰石。

除此之外,在林寒的co纵下,一些浮游生物也自动涌来,作为珊瑚虫的口粮,支撑起其高速的生长发育。

生物权限的刺激效果在此刻显露无疑,尤其这些珊瑚虫本就是速生品种,效果更是明显。

在偷排管道上方,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蔓延。

这些白色的固体,从管道的最上面向下生长,逐渐聚拢,包裹住整个排水管道口的外壁……

第228章水泥

林寒负手而立站在海边,看了看时间喃喃道:“看来得等到明天才能封上。”

毕竟所处环境不佳,珊瑚虫数量也不多,要想把这排水管道给封严实,估计还得等十几个小时才行。

但不得不说,速生珊瑚虫与生物权限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组合,可以在水下进行许多常人难以实现的co作。

比如这个偷排污水的管道出口,如果不借助速生珊瑚虫以及生物权限,想要偷偷堵上还真没那么容易。

按照这个思路,如果利用得当,将速生珊瑚虫当做水下工人,专门建造水下设施或者辅助建造跨海大桥,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如果能够做成,这无疑将是建筑领域的一大突破。

唯一的问题,或者说最大的问题是在于,珊瑚结构的强度不怎么样,就硬度而言比铜还要次一些,并不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