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农家女第529节

瞅瞅……

你儿子立马板着张小脸的严肃劲儿。

“呵~不敢告诉你姑父?这话,你也信?你再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换成你,你会不会跟爹先说?”

“爹,往后我会再多想一想。”

闻言,关有寿拍了拍儿子的后背,“当然,也不要恶意去猜测他人,咱们做到该做的本分就行。”

关天佑眨了眨眼,“来了客人就好好招待吗?”

“对啊。他除了是客人,还是你的小伙伴。这就是爹曾经对你说过的,交朋友,你必须要先在心里划两条线。”

“我懂了。”

懂啥?关有寿没去细问,而是又笑了笑,继续说道,“还有,别太在意,在意了就说明你较真了。”

关天佑很是自然的接道,“较真就说明我输了。因为不在意,我就不会难过,就不会受伤。”

“说的好。”关有寿轻笑出声,“啥时得出的感悟?”

“妹妹跟我说的。”

“……”关有寿默一下,摇头笑了笑,“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

这就是他家小平安的真实想法?

是对,是错,还真不好说。

但必须要提醒傻闺女一点,面上情要维持好。咋不提啥君王早已灭亡,就不屑敷衍可不行。

有时遇上心胸狭窄的人,一个态度就能结怨结仇。而有时,哪怕就一个微笑,能得一份善缘。

“梅爷爷就跟我们说过,不入我心,我心始终如初。他给妹妹起的大名儿如初,还有这一层意思。”

关有寿抽了抽嘴角。先生这是怕啥?莫不是从他这个弟子身上找到缺点,老爷子就恨不得时刻提醒孩子?

“好了,咱们爷俩不说这事。还有其他要跟爹商量的事情没有?”

“短期内没了。”

关有寿失笑地拍了一下儿子后背。臭小子!还短期内呢。“走咯~再不走,你娘该过来喊了。”

可不是。

你们爷俩说话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范围是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是太阳马上从天边升起。

再不快点回家,又快要到上工时间,可不是赶不上先吃上两口早餐。这待遇就是在整个屯子都不多。

沉寂的小村子早已开始苏醒,道道炊烟还在袅袅升起。别意外,那是饿了一晚上的猪要吃的猪食。

人呢,有时真不如猪。

猪都能混个饱饱的一日三餐。

今天的早餐,还是叶秀荷熬的一锅白粥,一箅子的二合面馒头,配上关平安去年腌制的各色咸菜。

关有寿抱着儿子到家时,家里的两只小懒猪已经起床,正洗簌完毕在院子里也开始扎起马步。

“三舅,你们起来咋没喊我呢?”

对两个外甥,从眼缘来说,关有寿还是觉得小的李长杰最好。八岁的孩子只管傻吃傻喝这才正常。

他哈哈而笑,“明天就喊你,不起来的话,揍你可别哭鼻子。尿床了没有?”

“三舅!”李长杰恼怒地蹬了一下脚,“舅妈,你快瞅瞅我舅又欺负我了。”

“咱不搭理他哈。”端着一笸箩二合面馒头出来的叶秀荷怪嗔地斜了眼自家男人,“有一早逗孩子玩儿。”

“孩子们,快,咱们先吃早餐。”关有寿放下儿子,打量一圈,“我闺女呢?今儿个咋没迎接她老子?”

被你媳妇给罚了呗!

坏丫头趁她一时没提防,结果往她和好的面里又添了老多的苞米面和白面。这是想吃上个三两天?

败家孩子。寻常人家也就到了大年三十儿才舍得用上点白面,她这当娘的都已经熬了白粥懂不?

“嘿,嘿……爹爹~”关平安探头探脑地出了厨房,瞄了瞄她娘的背影,撒开脚丫子就朝她老子扑去。

“你又干了啥惹你娘生气?”

哎哟喂,咋能这么这说呢。关平安一脸懵地歪着小脑袋,“没啊,我一回来就给我娘打下手。”

绝对不能承认!

当然,她娘也绝对不会当着俩外甥的面说实话!

关有寿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是这个月以来第几次?之前用半锅荤油炸油条麻花就被你娘给罚了!

还屡教不改!

熊孩子!

不过闺女炸的麻花是真香。虽然刚开始炸焦了不少,还有些是夹生的,可不是没人搭把手控火?

馒头就馒头呗,总好过他媳妇恨不得整天来个菜团子。就是再换菜的品种,它里头还是菜,他又不是兔子。

饭桌上,关有寿清了清嗓子,“媳妇,孩子们难得来一趟,回头你给整你最拿手的几道菜咋样?”

“行啊。”叶秀荷果断点头,“你们几个想吃啥,记得跟我说。”

“舅妈,就这样已经非常好。你可别为了我们哥俩特意准备菜。我们在家也没吃啥好东西。”

听到他们又推来推去的,关平安是只管埋头喝自己粥。说的再多,又要顾忌到老院又要顾忌到老李家。

麻烦~

吃得太好,小屁孩回家一说,回头她老姑心里不起疙瘩,老李家就不会觉得她爹不顾父母?

吃得不好,小屁孩回家一说,更是不好。人家老李家可是带了口粮和礼物上门的,你当舅的还真委屈外甥?

总之,还是交给她爹娘处理得了。反正她是一定要给父母兄长开小灶的,不然积攒那么多东西干啥。

就是她娘的燕窝阿胶也不能停不是。她娘可没有练心法,还不得养得美美的,活个长命百岁。

饭后。

“哥哥,你跟咱爹可是晚了快半个时辰回家哟~”

这才是她想要开口询问的。

可惜。

得了老子指点的关天佑不想再提与老院有关的话题。妹妹一急眼,可是会谁都拦不住她玩找茬这一套。

爹说心胸要放宽,可妹妹是咋说的?

――那是你们爷们,我是小女子!

第754章一封电报来了

先不说就是万一外甥会提出,关有寿会如何应付。总之,李长豪是没再提起,或许是小孩还没想出个什么万全之策。

也就是在这时,倒是齐景年的一封电报却来了。

字数不少,除了地址和联系人,正文就一行字。

昨晚大半夜突然下起暴雨,一直到凌晨还在滴滴答答地下着,到了响午时,就连道上还有积水。

关有寿收到电报就没打算再驻守队院。难得的半天假就待在办公室,他也是不想白拿这天的十个工分。

不然整个队基本上都放假,他何苦待着?就队里那几本账本,不用再去翻,他都已经倒背如流。

他回来时,关平安正趁着天佑和李家小哥俩跑出门的机会,进了小葫芦将最后的两头猪脑袋放入两个大铁锅。

这一过程很快,再闪身出来时,关平安特意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谁让她爹说会沾染上肉香味儿。

这就是家里有入住的客人,最为不方便的一点。之前还能送点山鸡野兔给她老姑,可现在不同了。

就连她凤姨都千叮嘱万吩咐别往她家送野味,馋了上门吃两口更安全。不然就她家左右院都是人,香味一散开容易出事。

趁着这空档,她暗戳戳计划卤好最后两头猪脑袋,接着就开始酱骨头,然后熬羊骨羊杂汤……

去年的秋收期间,她要是没提前做好准备,哪能忙得过来。算算日子也该要抓紧时间准备。

唯一让她发愁的还是缸不够。

比起盘呀桶的,她还是最喜欢用缸。如羊杂汤装到上一大缸就能喝到年底;再如酱骨头,用脸盆才能装多少。

可惜目标太大,黑市也不可能有人背缸销售。到至今为止,她就是再想方设法,小葫芦内也就多了三口大缸。

就这三口大缸,还有几口小缸,还是她在京城费了九牛一虎之力,租爷爷租奶奶的才弄到手。

要不还是有事找爹?

这个可以有的~

心宽的关平安一想好法子,见自己在院子待了有会儿,她立马倒趟着小短腿去瞅瞅东屋里的娘。

那台缝纫机确实深得叶秀荷喜爱。

一见下雨天没什么人会过来串门,她就拿着不知从哪儿找来的碎布和破布在坐在缝纫机前面。

要说叶秀荷学缝纫机又是一桩事,关平安当时准备就压根没去考虑一点。她娘会不会玩得转?

幸好赵老太太和赵传元妻子这祖孙俩人对她够耐心,就差手把手的一步步地指导如何使用。

关平安进来时,她娘踩缝纫机踩出来的布条都齐齐整整地摆在台面上,瞅着上面的线条已经是笔直笔直的。

她就说嘛,她娘心灵手巧。当年的一手绣艺都能玩出栩栩如生的双面绣,还怕这蹬蹬脚的玩意儿?

要不是她娘怕损坏机子,早就一瞄上机。她当闺女的都能一拿到机子就能缝出衣服裤子,她娘能差得了?

关平安屁颠屁颠地跑到炕前,“娘,你又数钱啊?”

“是啊。”

“咱们家有多少钱啊?”

“嘘~小点声。比去年年底还多。”

这段时间连着重复了重复这套话题,这一对娘俩也不嫌腻歪。一个问的开心,一个回的高兴,也没谁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