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第87节

石有田一看两人过来了,忙问:“怎么样?医生怎么说?”

“仙河市的医院也太简陋了,啥检查都没做,开了张证明和药,医生说佳瑞思虑过重,严重营养不・良。”

石有田摇头:“医生说的话肯定不会错啦,我们等一会,泽宝去机械厂和宋主任说话了。”

“既然到了机械厂,我也去说说话。”史佳瑞说,都离那么近了,正好问问机械厂对于小型旋耕机和小风扇是什么打算的。

“佳瑞,我陪你去。”钱爱华才不想留下来,忙说道。

机械厂的农机部,此时一片热火朝天。

小型旋耕机和特色小风扇通过审查后,农机部的地位在机械厂是不可同日而语。

机械厂有心另外弄个部门,把风扇分过去,这样就变成两个部门参加,新部门的领导等于捡了个大便宜。

陈绍兴不干,林向阳更不干,他的家庭背景也不差,凭什么给人做嫁衣。

反正机械厂的行政方面还挺乱的,几个派系斗得乱七八糟。

陈绍兴这回学聪明了,反正就是死咬着不答应,上面的人想调走他,也得想这两样产品的技术生产问题。

机械厂生产了小型旋耕机,效果喜人,而且能参加贸易会,订单一下子多了起来。

农机部一下子就变得抢手起来。

门卫还记得史佳瑞,她登记了下,很顺利就到了农机部。

农机部机器噪声很大,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最先发现史佳瑞的还是张雄,他放下手中的零件,激动地站起来,“史工!”

林向阳和苏平安同时回头,看到史佳瑞也都高兴极了。

他们簇拥着史佳瑞去陈绍兴的办公室,你一眼我一语地把最近的事情给说了个遍。

钱爱华很惊讶,史佳瑞在机械厂这么受欢迎吗?那她就这么走了不觉得可惜吗?

作者有话说:

第87章受灾严重

不过一个月左右没见,但对大家来说,却像是过了好几个月。

农机部内部除了增加了一些工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几人聊了很多,都很希望史佳瑞再回来。有她在,可以带领农机部走向辉煌,甚至独立出来。

史佳瑞没有在农机部待很久,和大家说一会话,就和钱爱华先走了。

回到拖拉机边上,李泽宝已经回来了。

石有田启动拖拉机,尽量开得慢一点,让史佳瑞不那么容易晕车。

回到大队,史佳瑞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关心,她不爱说自己的事,只说没啥大问题,吃药就好了。

但钱爱华却不是这样想的,特意把史佳瑞的病情给说得更严重一些。

她觉得史佳瑞明明有好日子过,偏偏要把自己弄得跟老黄牛似的,太傻了。

钱爱华下乡完全是奔着李泽宝来的,根本就没有久待的想法,干活也是零零落落的。

为大队做出奉献也没错,但自己的身体更重要。

史佳瑞没想到钱爱华会这么说,导致她现在去什么地方,都会有人盯着她,生怕她下一秒晕倒。

李金兰、王小月等家庭条件好点的人家,家里做了好吃的,都要给史佳瑞盛一碗。

大队部更是让史佳瑞早点休息,不用天天盯着菇棚。

史佳瑞感觉自己像是被人小心翼翼对待的瓷娃娃。

后来,她更多的时间都在大队办公室,接听电话、广播通知等。

菇棚有事情就主动来办公室找她,不用她四处跑。

石东明还在做报表,虽然夏季粮已经交完公粮,粮食也分完了,但还有很多的账要做。

他看着史佳瑞天天揣着两三本厚厚的笔记本来办公室,不是发呆就是低头写写画画。

他借着倒水的功夫瞄了两眼,奇怪的图形、符号,完全看不懂。

他问过史佳瑞在做什么,史佳瑞说在研究草菇。

他看不懂,也没有怀疑她说的话。

史佳瑞不会害大石大队。

石东明看着大石大队上半年的收入,那数字抵他们多少年的收入了?

石东明曾经觉得菇棚就应该掌握在大队部手中,更保险,毕竟知青迟早要走,但是看看菇棚现在的账册。

他扪心自问,大队部有谁能把菇棚管理到这个程度吗?

没有!

对于大家来说,可能就是卖卖草菇、再晒一点草菇干,谁会想过大规模烘干草菇,卖到海市、京市,甚至去参加进出口贸易会?

他们的眼光没有这么长远,也没有那些人脉关系,不得不说,知青有些方面还是胜过村人的。

石东明意识到了差距,当然更主要的是,还是钱。

谁会嫌钱多呢?

有了这些钱,大队能做的事多了去,比如这次的修路,连知青所都爽快地再修了几间。

关于黄水泥,史佳瑞在脑中试验了很多次,终于有了初步的配方,但还需要继续模拟实验。

比如黄水泥修的路面能承受多重的重量,雨水冲刷及太阳暴晒的影响,使用期限等等。

现实中,潘庆已经带着人把路面修得差不多了,连桥都加固了不少了,毕竟今年拖拉机来回频繁。

村民们放松许多,听说等到秋收结束,大队就要统一组织放电影。

即使还有三个来月的时间,但大家都在翘首盼着了。

虽然不是选在最近的中秋,但大家都能接受。

而且大队还跟市食品厂定制了一批大月饼,每家每户可以拿工分加少许钱换。

然而大队部还没来得及统计有意向购买月饼的人家,突然接到通知,说即将有台风登陆。

上一回台风,仙河市这边只下了大雨,风不大,大家没太放在心上。

但这快要中秋了,又来台风,不按平时的规律来,反而让大家紧张起来。

根据种种迹象,史佳瑞在脑中实验室模拟了下这次台风,发现很可能对整个人仙河市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大队部通知让各家各户修整加固房子,而她自己则忙着菇棚的加固等事。

菇棚倒了就倒了,主要是烘干室的机器等不能损坏。

村民们都很紧张,房子、牲畜棚等该修的修,该加固的加固,挖沟排水等。

史佳瑞忙完菇棚,想起橘子岭上的那些人,特意过去看了下,发现他们的房子简陋,但还是挺牢固的,屋顶多盖两层草会好点。

乌云压顶,风一阵大过一阵,史佳瑞皱着眉,脑中实验室也在同步模拟着,这次的降水不会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了。

她叹了口气,当前整个大队,对天灾的应对能力还是太弱了。

大雨是在下半夜下的,史佳瑞几乎是马上醒来,外头的风呼号着,胆小的人肯定受不了。

知青点的屋顶是瓦片的,相对薄一点,面对这样的大雨,免不了有些漏雨。

“佳瑞,你醒了?我这漏雨了,能跟你挤一下吗?”钱爱华突然坐起来,打开了手电筒。

“过来吧。”史佳瑞说。

钱爱华马上把铺盖卷好,带着小被子坐过来。

两人暂时睡不着,就听到其他屋也有动静,好像是男生也有房间漏水了。

“佳瑞,你说会没事的吧。”钱爱华抱着膝盖,这是她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台风,跟北方的风雪完全不同。

史佳瑞也不确定。

很快的,所有知青都醒过来了,凑一块小声说着话,一股焦躁在空气中蔓延着。

黑暗中也不知道哪个女知青先哭了起来,就跟会传染一样,好几个都开始啜泣。

史佳瑞靠着墙,却在想着这回有多少个菇棚幸免于难,重建又有花多少钱。

她进入脑中实验室,发现黄水泥已经模拟完,使用寿命二十到三十年。

她又计算了下,黄水泥的制作成本、效率,或许这次台风后的重建,可以把它用上。

天微微亮的时候,知青们听到大队里有声音,仔细一听,是民兵、大队部冒雨在检查各家的情况。

如果房子墙壁有开裂情况的,就要转移到大队部,以防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

史佳瑞和钱爱华透过一条门缝,看着院外浑浊的水流,菜园子早就不成样,心里都往下沉了沉。

民兵们在潘庆的训练下,执行力高,有些村民比较固执,不想离开房子,但在民兵抬出潘庆就怂了。

到七八点,该转移的人都转移了,整个大队部、学校里吵吵嚷嚷的,犹如几百只鸭子。

仔细一听,都是抱怨声,要不就是担忧自家粮食会被偷的之类的话。

“倒了,倒了!”

“什么倒了?”本来吵嚷的人群瞬时安静下来,他们不敢去想。

“房子倒了!”一个民兵跑过来,“快点点你们自己的家人,是不是都在,刚才柳婶家的房子倒了。”

“天杀的台风,怎么就祸害我家的房子……”柳婶子当即是哭嚎起来。

“娘,娘,你在哪?”

大队部和学校又是一阵乱糟糟的,有人出来后又冒雨跑回去了。

“山坡那边的菇棚倒了!”

“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