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强国从种地开始七零第78节

大队里还是知青?或是直接卖掉?

周平围着电饭锅转来转去,又抱起来试了试,还挺重的,“佳瑞姐,你这么厉害,为什么还要走?”

又会做电器又会做玩具,修收音机、改电路啥的都没能难倒她,如果他是厂领导,肯定舍不得放人走。

“因为我也有自己的目标啊。”史佳瑞笑着说,“这个电饭锅是机械式的,不容易坏,饭做好后直接保温,周爷爷上夜班回来就不用自己热饭了。”

“夏天用上的机会应该不多,我们仙河市经常停电的。”周奶奶摇摇头说。

“……”对,还有这一茬,史佳瑞叹气,她倒是有很多想法,但是基建不足,很多东西很难大范围发展,所以电器还是小众范围内使用。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史佳瑞微微皱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了,只能一步一步来了。

“工作的事情你仔细想想,先别往外说。”周奶奶交代道,一个临时工的工作,也足够让许多人眼馋的。

这点史佳瑞还是清楚的。

陈绍兴和三人组见史佳瑞去意已决,没再劝说,只是抓紧时间跟她交流请教。

越是聊得深入,他越是心惊,史佳瑞懂的很多,就算碰到她不懂的问题,过了一・夜,她第二天就给出了比较合理的答案。

陈绍兴在原来项目研究中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沿着原来的思路进行,很快就能出成品,进而进入试验阶段。

史佳瑞真的是个人才,身上潜能大,然而他自身没有能量,完全就帮不上什么忙。

关于这个工作,史佳瑞没想到合适的办法,她想了想,决定问问李泽宝。

如果他那边有合适的人选,就由他来安排好了。

还没等她去问,李泽宝就自己找上门来,他是来送西瓜的。

大石大队的西瓜能吃了。

作者有话说:

第79章新目标

这些西瓜用新鲜的稻草包裹着,放在竹筐里拿到史佳瑞的手中时还完好无损。

史佳瑞数了下,大概有八个,“给我送这么多?大队里没人有意见?”

“他们谁敢有意见?”李泽宝扯了下嘴角,“种子是我们买的,是三队安排的地,是你指导种的,是林世盛和孩子们照料的,成熟的西瓜,也是由三队安排。”

史佳瑞笑了笑,“给我送这么多个,你自己呢?没留几个去走人情?”

李泽宝点头说,“宋主任、光辉、菜站吴站长都送了。”

“你不急着回去吧?”史佳瑞问,“我有个事儿跟你说下。”

“是回大队的事吗?你说一声,我们送草菇来仙河市时,就多停一段时间,拉你回去。”

显然的,史佳瑞要回大队的事情已经有好几个人知道了。

“还没那么快,我辞职的话,这个工作还得先安排,卖掉的话,你那边有想要的人吗?”

“我以为你已经有人选了。”李泽宝有些惊讶。

“我也是别人提醒才想起来的,大队和知青就算了,免得大家心里不平衡。”

“你问问宋主任或是陈部长吧,也是因为他们,你才找到机会进的机械厂。”李泽宝说。

没有他们的帮忙,她也没法参加考试进机械厂。

“你说得对,晚些时候我问问。”史佳瑞明白了,这关系都要维护的,人情也要适时还的。

这两筐西瓜,最终还是宋立志找人帮忙送到农机部的。

史佳瑞安排了下,农机部杀一个瓜请所有工人吃,然后往办公室那边送两个,至于那边怎么分,她就不管了。

剩余的五个,陈绍兴和三人组各一个,周家一个,分得刚刚好。

“这西瓜甜。”林向阳把瓜皮啃得干干净净的,“这是我今年吃得最好吃的西瓜了。”

“这西瓜个头大还甜,比菜站那的西瓜质量要好,史工,大石大队是准备卖西瓜吗?”苏平安吃得慢,把西瓜籽都仔细地吐到手里。

“西瓜就只种了一亩,只够大队吃吧。”史佳瑞摇头,“看明年会不会扩大种植规模了。”

其实大石大队的地不是很适合种西瓜,她更愿意优化出好种子,提供给合适的大队种植。

张雄放下瓜皮:“一定要扩大种植规模。”

他擦了擦嘴巴的西瓜汁,“太好吃了。”

西瓜好评不断,史佳瑞心里挺有成就感的,无论做的是什么行业,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的吧。

她找了个机会和陈绍兴说了这工作的事。

哪知陈绍兴摇摇头:“我没亲戚朋友需要这份工作,你问问宋主任,求到他那边的人比较多。”

宋立志经常在外跑,想要巴结他的人多,同样的,他也欠下不少的人情。

史佳瑞问他这事,他心里当然是想要这个工作名额的,但却不敢马上答应下来。

“史同志,你确定想好了吗?一旦你辞职,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我很确定。”史佳瑞并不怕。

“行吧,你什么时候办手续,我把那人的资料给你。”宋立志见史佳瑞一脸自信,有些佩服她的决断,“钱就按照市价来。”

“没事,您看着办。”史佳瑞的收入其实没怎么花,菇棚和机械厂加起来,数字不小,单身一人,能过得很滋润了。

更何况她还有几款农用机器的设计奖金还没结算。

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辞职了,这笔奖金会不会被吞了。

七月很快过去,八月初接连下了几场暴雨,又闷又热,史佳瑞都长痱子了。

辞职的事确定了,八月底走,二十多天的时间,足够头做很多事了。

于是她琢磨起了空调。

当前的电力系统肯定是支撑不起像空调、冰箱这类要长期通电的偏大功率的家电。

但并不妨碍她研究。

农机厂的订单一直都有,但不多,不算忙碌,陈绍兴得知史佳瑞在琢磨新电器,马上就参与进来了。

电冰箱、空调的设计想法,史佳瑞当然都往节能、高效的方向去画。

电冰箱的电机,正是陈绍兴的擅长部分,他积极性可高了。

林时灵对新的电饭锅非常满意,她见陈绍兴最近又劲头十足,得知他在设计冰箱,马上就想到了冰棒、冰汽水。

“那你们可得快点,这夏天都快过去了,冰厂因为冷库的原因,今年的产出太少了,都不够卖的。”

“快有什么用,又没法生产。”陈绍兴他们研究只是兴趣,同时也是挑战。

农机部确实是有些无聊。

林时灵翻了个白眼:“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反正你们使劲弄,效果好的话,冰场绝对会来找你们的。”

陈绍兴嗯一声,继续沉迷画图,想要达到史佳瑞的要求,这电机可不好设计。

林时灵见状,懒得跟他说话,给了儿子五毛钱一毛钱让他出去玩,自己就去找梁姐了。

结果倒好,梁姐也还在画图,在收集足够的资料后,她画了很多张图,但都不是很满意。

每个人都在忙,都闷着一口气,非要拿出满意的成品叫人高看一眼。

对于史佳瑞来说,空调、冰箱都不难,教了一阵子之后,就把注意力挪到了太阳能上。

电力不足,说明国家的发电能力还是很弱。

史佳瑞之所以选择太阳能,还是因为这东西应用的范围广,而且灵便。

夏天的夜里在灯下画着图,那种闷热感别说了。

那灯泡就是个小太阳,不断发热,对人的耐热力真的是很大的考验。

于是史佳瑞又画出了节能灯泡。

在原来的世界,她接触的很多日常的,不大放在心上的东西,放在这个年代,随随便便就是一场大变革。

幸运的是,脑中实验室里都有这一些数据,不用她再去反复试验。

一本厚厚的硬壳笔记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愣是叫史佳瑞给用完了,里头都是密密麻麻的图和各种数据。

毫不夸张地说真的是随便两页纸拿出去,都能办一家工厂的节奏。

这半个多月来,对陈绍兴和三人组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他们的很多观念都被重新塑造。

特别是三人组,史佳瑞带着他们去百货商场逛过,曾说过对电视的期待。

而在最近几天,史佳瑞真的画了一个当前电视图详解图,把每一个部件都拆解得清清楚楚。

她详细地把电视的每一部分零件的功能都说了出来,如果想要改进电视,那就有在这些零件上下功夫。

而零件做得越小越精细,电视就越轻巧、功能越多。

而想要做出这些精细的零件,最终还是要有先进的基础工业,比如机械厂的机床。

三人组很震惊,他们以为电视机归电视机,没想到这里头还能跟机械厂有关联。

如果说之前逛百货商场,他们开拓了想象力,而现在,史佳瑞让他们明白,当这些基础制造足够扎实的时候,任何设想都可以实现。

笔记本的图,史佳瑞没打算交出去,这可是以后她的资本,主要还是当前的条件,也无法把笔记本里的这些图都给做出来。

是眼看着史佳瑞离开的时间越来越近,林向阳他们三个商量了一下,决定请她去饭店吃饭。

光荣公私合营饭店,里头的大厨整个仙河市有名,也是仙河市有头有脸的人宴请的去处。

只是他们没想到,竟然在饭店里碰到了林书记等人。

林向阳顿时没那么活跃,整个人拘谨起来。

苏平安说:“自信点,你又没做什么坏事,怕什么?”

林向阳傻笑两声:“习惯了,我看到我爸就像老鼠见了猫,心虚。”

“你现在进步很大,能自己做电风扇、电饭锅,以后连电视都能修,没什么怕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