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外挂来篡位_分卷阅读_124

这年头,这么贴着心为夫君着想还有钱的姑娘不多了,嫁一个少一个。

易北白着一张脸,靠在床上,慢吞吞喝药。

辛辕和柳青阳是第三拨接到消息的,听到易北醒了,赶紧双双杀过来,一个汇报江梨所做工作,以便交接,一个汇报最近城中灾情,以便易北接手剩下的事。

老大夫本着一颗治病救人的心,在一边狠狠瞪着两只不识时务的家伙,病患刚醒就过来回话,这是想把他好不容易救人成功的战果生生毁掉么!

易北边听边笑。

很明显,江梨所做的,已经大大超出了他原本的预期。

好得让他只觉得自己这次没白被砍。

不管朱县令背后的靠山是谁,既然有着胆子做,就要做好准备承受后果。

江梨杀掉朱县令简直是杀得太对了。

只有死人嘴最紧,也只有死人最能让人摆布。

"京中的探子来的都是哪些人?"

易北喝完药,无视老大夫苦口婆心的病人要卧床休息少劳神,不仅没把柳青阳和辛辕赶跑,反而还重新把孟陵和许都招了进来。

孟陵压低声音,在不影响江梨补眠的前提下,继续和易北回话。

"五皇子三拨,太子五拨,最后一次是皇上也派了人来问情况,殿下未醒,属下就还没回话。"

易北满意的点了点头。

"现在父皇派过来的人呢?"

孟陵垂手肃立。

"还等在城中。"

易北沉吟片刻,做出决定。

"和父皇的人说,我很好,一切无恙,灾情已经平稳,百姓也已安定,无民变也无暴动,还请父皇安心。"

自己受伤这种事情,就算孟陵不往上报,以许都的忠心,天子要问起来,也是会一五一十招个干净的。

与其受了伤还要给天子留一个不堪大用的印象,不如先扛下来,事后天子即便知道真相,也会越发看重自己。

孟陵领命而去。

"那些刺客呢?"

孟陵跑了,回话的工作落到许都身上,顶着一张门板脸的许都,在见识到江梨那惊天一哭之后,也不由自主压低了嗓音,生怕吵醒了妹子,又是一轮掉眼泪,话又回不成,得不偿失。

身为纯爷们的暗卫并不是很能理解江梨这种曲折而又艰辛的心路历程,在他们看来,江梨一直很想要易北醒过来,现在易北醒了,这不简直就是该普天同庆么,哭什么?

所以说啊,女人就该像秋娘那样,铜墙铁壁,刀枪不入,女子身,爷们心,这处起来才轻松嘛。

"江姑娘说,等殿下醒了再发落,所以都在大牢里关着,江姑娘怕他们寻死,是我们的人亲自看着的。"

易北越发满意。

中间一层发号施令的朱县令死了,底下听吩咐办差的人却还活着,办事的人未必能知道到底谁才是幕后主使,但唯一一个可能知道幕后主使的人却已经死得不能再透。

那么,有没有幕后主使还有什么要紧?

即便是来灭自己的口的这件事,是朱县令自己头脑发热拿的主意,可又有谁会信?

区区一个县令,敢派人来杀当钦差的皇子?

想想都觉得好笑。

他就是什么都不干,天子派来的人自然也会把这个结果传回宫中,到时候消息传开,搁谁都得犯嘀咕。

大概太子和易贤有为了撇清自己,会消停好一阵子不来找麻烦了。

而回京之后,一旦天子想起来彻查此事,他想把黑锅栽谁头上,就能把黑锅栽谁头上。

还能有比这更好的结果么?

"明天我去见一见这里的乡绅,若是没什么别的变故,后天启程出发。"

钦差要转的地方很多,哪里能够在一个地方停留这么久。

如果情况基本稳定,能够安稳等到朝廷的赈灾款粮,钦差就没必要再在这里做过多停留。

毕竟待久了,富户乡绅时刻悬心自己钱财不保,迟早也是要联合造反的。

谁还没有个在京城里当官的亲戚呢?

易北诡异的笑了笑。

"待会儿去和侯夫人通传一声,我想找她借一个心灵手巧会梳妆的丫头。"

许都心领神会。

钦差遇刺一事绝不能放到明面上来说,起码现在不可以。

易北就算是伤得只剩半口气,在乡绅们面前都得装作活力满满的模样。

"侯夫人的别庄也快到了。"

易北伸手摸了摸江梨的头发,叹了口气。

这回江梨做得太好,只希望回京之后,天子不要改了主意才好。

果然当初自己就应该把事情做绝一点,还等什么及笄冠礼啊,直接一道圣旨赐婚,过后完婚不就什么事儿都省了?

"明天我会去和侯夫人说,就此分道,也是为了安全起见。"

行踪已经暴露,再藏着掖着太子和易贤就该炸了。

打过闷棍之后总得给颗枣,才能稳定人心不是?

何况江梨跟着宣德侯夫人,总比跟着自己要安全得多。

也能稍稍撇开天子很有可能注意到她的视线。

分离在即,辛辕只觉得十分感慨。

但钦差巡查中带个姑娘始终不像样,禁卫军小哥们在接到消息之后,虽然惋惜,却也都表示支持皇子殿下一切决定。

易北接见富户的过程十分顺利,有了先前辛辕和柳青阳不遗余力的敲打,人人对钦差都存了三分巴结讨好之心,再加上钱粮都已经捐出去了,易北还每人发放了一块亲笔书写盖印的积善人家,以示嘉奖。

人人当面笑逐颜开,回去愁眉苦脸。

大把米粮撒下去,银子一分没捞到,还要拿着书画回家时刻提醒自己添堵,谁都不乐意。

唯有江梨知道之后,大摇其头。

这是未来皇上的御笔亲书啊!换了是她,当场就得捧回去装裱好拿香案供起来啊!

你们赚大发了!百姓碗里添了吃食,暂时顶过饥荒,刘师爷是个能干聪明人,只恨不得吃住都在灾民群中,苦口婆心,分析利弊,填埋尸体,烧毁衣物,以防瘟疫爆发。

平阳县内一片安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